新興能源產業領航者 | /EN

iNews

完結篇:一家工研院,就是一條產業鏈

iNews 2022-10-13 11:19:00



本期是「INEW能見」專欄的最后一期。


「能見」專欄從今年3月29日發布第一期到今天已過去了5個月。在此期間,我們和大家分享了15篇INEW的創新故事。


我們讓人才作為“第一資源”大浪奔涌,專欄出現了40余位教授學者的身影,并對其中的12位進行了深入的采訪報道;我們致力于建設新能源領域創新創業生態圈,專欄提及了80余家新能源領域相關的企業、高校和科研院所,他們是能源院“雙創”事業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力量。


在產業互聯網時代,新技術與各行業正在快速融合與變革,我們聚焦于節能環保、高端裝備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領域,通過挖掘企業創新的故事,尋找能源院“高質量發展”的源動力,饋未來以啟示。


能見=看見,能源未來?!改芤姟箤陔m然完結了,但是創新并不會結束,「能見」專欄組也正在進行最后的校稿工作,將于近期把專欄內容編制成冊,作為新能源研究院2016-2022發展紀實的重要部分。

新能源創新發展之路,道阻且長,這是我們的使命,更是新的長征。




一家工研院,就是一條產業鏈


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,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。當今世界,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,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,全球氣候治理呈現新局面,新能源和信息技術緊密融合,生產生活方式加快轉向低碳化、智能化,能源體系和發展模式正在進入非化石能源主導的嶄新階段。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,力爭如期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的內在要求,也是推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。


本世紀以來,全球能源結構加快調整,新能源技術水平和經濟性大幅提升。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開啟新征程,《巴黎協定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,近五年來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球新增發電量的約60%。中國、歐盟、美國、日本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標,世界主要經濟體積極推動經濟綠色復蘇,綠色產業已成為重要投資領域,清潔低碳能源發展迎來新機遇。


在此背景下,武漢市人民政府和華中科技大學共同組建武漢新能源研究院,作為新能源領域的新型研發機構,能源院致力于該領域內的技術研發、成果轉化和創業服務。重點布局新型電工器件與儲能,先進電磁制造,碳捕獲、利用與存儲,綠色氫能,新型電力系統,固廢資源化處理六大方向,為節能環保、高端裝備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。


目前,能源院獲批建設了以“新能源科技企業孵化器”和“新能源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”為代表的國家及省市級創新平臺14個,引進了以5位國內外院士為代表的高端人才百余人,累計申請專利107項。推動以潘垣、程時杰院士團隊為代表的多項技術成果轉化,轉化金額約4000萬元。在冊企業128家,孵化高成長性科技企業50余家,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0家,瞪羚企業5家,總估值超20億元。同時,舉辦以“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大會”、“新能源技術及應用國際培訓班”、“碳排放管理培訓班”為代表的國際會議、培訓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,吸引了一批國際化的新能源領域的創新人才和項目來漢交流。初步建成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創業生態圈。


大事記


2010 / 3

武漢市人民政府和華中科技大學簽署《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》,確定市校共建武漢新能源研究院。


2010 / 10

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正式動工興建。


2014 / 9

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竣工。


2016 / 6

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獲中國建筑最高評級——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證書。


2016 / 7

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


2017 / 1

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獲英國建筑研究院綠色建筑評估體系BREEAM認證。 


2017 / 1

“多能互補”項目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示范項目名單。


2017 / 1

自主研發項目“萬向聚風低品位風力發電關鍵技術”和“太陽能集熱梯級利用發電系統關鍵技術”示范裝置開工建設。


2017 / 6

“新能源研究院科學技術協會”成立。


2017 / 7

“新能源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”成立。


2017 / 9

“能源(電力)互聯網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”獲批。


2017 / 12

“新能源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”獲批。


2018 / 5

“武漢新能源研究院人才離岸工作聯絡站”獲批。


2018 / 8

武漢新能源大樓登上中國郵政“長江經濟帶”特種郵票。


2018 / 9

軍民融合平臺“武漢華工融軍科技有限公司”投入運營。


2018 / 11

固態電池項目入圍武漢市首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。


2018 / 11

“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”獲批。


2018 / 12

首個自主研發產品Eboat投產。


2019 / 1

固態電池項目獲A輪融資,投后估值2億元。


2019 / 2

“湖北省智慧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”獲批。


2019 / 4

“千瓦級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獨立發電系統”獲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。


2019 / 5

“鋰電池檢測中心”正式運行。


2019 / 10

“湖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”,“湖北省新能源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”獲批。


2019 / 11

“湖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”獲批。


2019 / 11

“湖北省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”獲批。


2020 / 1

榮獲2019年度“筑巢引鳳獎——光谷青桐匯優秀服務機構獎”。


2020 / 8

“產業園區綜合能源智能調控技術研究與示范”獲批省科技重大專項。


2020 / 8

“液電脈沖油氣增產裝備”入圍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。


2020 / 11

“先進電磁制造技術研究中心”揭牌成立。


2020 / 12

“新能源科技企業孵化器”獲批國家級認定。


2021 / 3

榮獲2020年度光谷青桐匯“創服新勢力獎”。


2021 / 4

武漢新能源大樓登上外交紀念明信片。


2021 / 6

舉辦首期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專題培訓班。


2021 / 6

與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、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共建“碳中和產業學院”。


2021 / 8

宣布發起并籌建“武漢碳中和產學研促進會”。


2021 / 9

承辦科創中國·2021中國“雙碳”高峰論壇。


2022 / 1

榮獲2021年度光谷青桐匯“專業創服機構獎”。


2022 / 1

“新型電工器件與儲能研究中心”揭牌成立。


2022 / 6

“高轉矩低脈動直驅永磁電機”項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。


2022 / 8

首部“雙碳”著作《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應用技術》出版發行。


INEW IMAGES